厘米教育
中国农业大学 创办时间:1905年 主管部门:教育部 所属地区:中国 北京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类研究型大学 官网: 学校代码:10019 邮编:100083 招生电话:010-6273768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查看地图

点评 123

关注 3251

浏览 

田野上书写“青春的答卷和变形记”

前不久,“我和科技小院的故事”系列丛书第四辑《青春的答卷》和第五辑《变形记》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描述了中国农业大学一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放弃在北京的优越生活,扎根河北省曲周县服务“三农”的故事。

作者:厘米教育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 2017-03-03 15:55:54

前不久,“我和科技小院的故事”系列丛书第四辑《青春的答卷》和第五辑《变形记》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描述了中国农业大学一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放弃在北京的优越生活,扎根河北省曲周县服务“三农”的故事。

■科技小院 贴近农村

2007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张福锁、李晓林教授率领的高产高效即“双高”创建团队相继派出10余名教师和百余名研究生,深入基层农村,建立了“双高”现代农业研究基地。为长期稳定开展工作并贴近农村和农业发展,师生们在村里建立了“科技小院”。

2009年夏天,中国农大第一个科技小院落户河北省曲周土地盐碱之苦,“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耙响,不见粮归仓。”1973年,石元春、辛德惠等老一辈农大科学家带着周总理的嘱托来到这里,开始了改土治碱的历史创举。经过20余年的艰苦奋斗,科技工作者和人们将以曲周县为中心的72万亩盐碱滩变为米粮川,并辐射到整个黄淮海平原,一举扭转了南粮北运的历史。

在这一过程中,从曲周实验站走出了两任校长、两位院士、60多位教授和200多位硕士、博士,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一大批科研成果。几代农大人与曲周群众水乳交融,塑造了农大“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

老一辈农大人以“曲周精神”创造了“曲周模式”,开辟出发展道路。但是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粮食产量的增加主要来于灌溉面积、化肥农药、农膜用量等的增加。曲周也同样面临着突破环境制约的问题。

■开创引导 致富新路

那么,究竟该如何解决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在中低产田实现粮食高产?而这则正是“双高”创建活动所要解决的大命题。科技小院在谱写一篇高产高效农业科技大文章的同时,也在谱写一篇新时期服务“三农”的农业科教大文章。

科技小院建立后,农大师生又一次长期驻守科技小院,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问题,并开办农民田间学校,参与农业技术服同学们开展的这些工作不但有力推动了当地“双高”技术的集成创新与推广示范,也极大促进了当地农村社会生活面貌与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

科技小院为曲周“吨粮县”建设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2009年到2015年的7年间,当地小麦、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28.2%41.5%,而化肥用量增长很少,实现了区域绿色增产增效的目标,曲周全县40万亩小麦玉米每年增产粮食1.15亿公斤,农民增收2亿元以上。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专门致函称赞说,“科技小院既是你们开创的引导农民致富的一条新路,又是(响应)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的一种新模式。”曲周的成功经验在全国各合各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已在21个省市(区)建立81个科技小院。

■科技服务 “茬茬”相传

20169月,张福锁教授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论文《科技小院让中国农民实现增产增效》,这篇由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14名研究人员经过八年合作完成的论文,《我和科技小院的故事》主要著者、科技小院的首批驻村研究生曹国鑫是并列第一作者——2012年,曹国鑫等曾在曲周科技小院工作的12名研究生撰写了《我和科技小院的故事》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此后,驻扎在吉林梨树、黑龙江垦区、广东徐闻、广西金穗、海南崖城、广西田阳等地的陈延玲、胡潇怡等50余名研究生们续写了《我和科技小院的故事》第二辑、第三辑,先后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展示了研究生们驻守在农村科技小院期间的所闻、所见、所系和所想。从研究生的叙述和思考中,可以看到他们乐观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他们对农村、农民的感情,以及对农业事业的热爱。

八年过去了,科技小际里的研究生来了一茬,走了一茬,再来一茬,队伍不断壮大。2016年夏天,282016级硕士研究生们又住进了农家院,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接触农民,了解农村,服务三农,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的科技服务。

2016年,驻扎在曲周科技小院的黄成东等92015届毕业生在科技小院的成长故事汇聚成《青春的答卷》,臧佳丽、刘家欢等202016级新生们将自己在曲周的乡村体现和感悟汇聚成《变形记》,先后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去过几个小院,看到小院中的同学,每一个人都阳光灿烂,自信满满。我更听到了很多他们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令人感动,令人高兴。”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在《青春的答卷》序言中对学校广大青年学子们说:“这些学长们的经历感悟,比那些名人的励志说教,更贴近你们,更真实感人有用。我强烈建议你们去读一读。”

“短短的一个月,科技小院的同学们们做了那么多的事,收获了很多很多,说了很多个‘第一次’。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不仅看到了他们在吃苦精神、三农情怀、各种能力等方面的很多收获,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他们是那样的充满激情,那样的阳光幽默,那样的自信满满!”柯炳生在《变形记》序言中,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像小院里出来的同学一样,拿出你们的洪荒之力,去凝炼精英潜质,践行家国情怀。”

(《大学生科技报》201732日报道  作者:何志勇 胡利娟)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