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日报》报道:杨连专 好家风是法治社会的基石
杨连专,1966年生于河南原阳,1984年至1988年就读于郑州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到原洛阳工学院社会科学部任教,历任河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现任河南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兼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洛阳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论著7部,荣获河南省文明教师、全国普法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 作者:厘米教育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 2017-03-03 18:17:08
【家风人物】
杨连专,1966年生于河南原阳,1984年至1988年就读于郑州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到原洛阳工学院社会科学部任教,历任河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现任河南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兼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洛阳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论著7部,荣获河南省文明教师、全国普法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家风格言】
家风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许多优秀的家风家训闪烁着法治精神的光芒。每个家庭都要重视家风,每个家长都要用良好的家风家训来要求自己、教育孩子,为社会培养更多守规矩、讲道理的合格公民,进而构筑起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石。
【家风故事】
在杨连专的办公室里,最显眼的是摆满各类法律书籍和资料的书柜。在他看来,自己通过读书学习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与早年爷爷和父母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教育密不可分。
“爷爷是一个对自己、对他人要求都十分严格的人,‘守规矩’在他心中的位置非常重要。”杨连专说,小时候爷爷告诫自己的话,至今还记忆犹新,“凡事有诺必践,不能失信于人”“别人家有了喜事儿,不能眼气;别人家遇上不好的事儿,能帮就要尽力帮”……话语虽然朴实,却在年幼的杨连专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从高中选文理科到高考选专业,父亲一贯尊重杨连专的选择。1999年杨连专的女儿出生后,从爷爷和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规矩意识和民主家庭氛围,让杨连专和妻子在教育女儿方面达成一致:俩人“各有分工”“相互合作”。
杨连专的家中最显眼的东西,也是书。门类繁多的1万余册藏书,为女儿读书提供了天然的便利。除了看书,平时,父女俩经常围绕一些社会热点展开激烈讨论。“比如之前发生的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虽然我和她发表各自的观点,但最后我要总结,告诉她法治社会是需要社会成员遵守共同的社会准则的。”杨连专说。
杨连专的妻子则对女儿要求较为严格,密切关注着今年6月要参加高考的女儿成绩和心情的起伏,以便及时为她减压。
每到周六傍晚女儿回来,杨连专夫妻俩总要一块儿下厨为女儿做顿丰盛的晚饭。在饭桌上,一家三口轻松地交流一周来的各种收获,为新一周的学习和工作积蓄力量。
【我眼中的好家风】
我国著名法学家、教育家谢觉哉,写下家书100多封,里面的诸多语句饱含爱心和警醒:“你们应知道现在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吃不饱穿不暖,没有房子住。”“我们是共产党人,你们是共产党的子女。当广大人民还十分困难的时候,我们过着这样的生活,应该感到不安,而绝不应该感到不足。”受此影响,谢觉哉的儿子谢飞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电影导演,其他子女也在各自领域有所成就。
李嘉诚十分重视对两个儿子的教育。次子李泽楷16岁时到美国留学,李嘉诚告诫他:“‘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勤力求学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是闭门读书,根本不认识外界的新生事物,则是一个书呆子。”此外,他还通过制定家训“努力工作,信守诺言,损己利人”,提醒两个儿子要讲诚信,从而实现事业的稳步发展。他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在商界均取得不凡业绩。
【家风建言】
家长除多读书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外,也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树立法治观念,用自己的行为举止教会孩子“守规矩”“讲道理”。具体来说,就是要积极倾听孩子的心声,通过日常点滴帮助孩子养成诚实守信、依法办事、以理服人等好习惯,进而让孩子成为具有现代法治观念的合格公民。 本报记者 苏楠 文/图
《洛阳日报》2017年3月2日第005版
新闻链接:http://lyrb.lyd.com.cn/html2/2017-03/02/content_1052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