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开展河南工学院2017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实践,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打造覆盖全校各年级的创新创业品牌赛事,为参加“挑战杯”全省、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送优秀作品及团队。经研究,决定举办我校2017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具体安排如下:
- 作者:厘米教育 来源:河南工学院| 2017-02-20 17:51:55
各系(部):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实践,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打造覆盖全校各年级的创新创业品牌赛事,为参加“挑战杯”全省、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送优秀作品及团队。经研究,决定举办我校2017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科技创新助力中国梦
二、竞赛组织
1.赛事设立校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 长:刘云兵 贾积身
成 员:任泰安 姚永刚 郑先锋 王玉萍 孙 睿 朱松梅
赵可斌 李长胜 田 坤 翟德梅 张松青 常文平
张新成 徐立新 杜志勇 王 潇 王文剑 李跃红
普 昆 董春华
2.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团委,由校团委负责人赵可斌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赛事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3.各系部成立竞赛活动工作小组,由系部主任任组长,系总支书记(副书记)、副主任任副组长,教研室主任、团总支书记(副书记)为成员,具体负责组织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项目的申报和制作等工作。系部工作小组需指定赛事联络员一名,具体负责校系赛事工作沟通。联络员信息请于2月22日下班前发至邮箱:zkxxbbgs@126.com
4.本次竞赛由校团委主办,自动控制系承办,各系部协办。
三、活动时间
2017年2月20日至2017年4月20日
四、活动要求
1.项目类别:
(1)科技制作类;
(2)小发明创造类;
(3)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4)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5)其它能体现新思想、新思维的创新设计方案及制作的项目。
其中,科技制作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小发明创造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参赛作品需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2.本次活动采用项目申报制,所申报项目以个人或项目小组为单位,经所在系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工作推荐,由校专家评审委员会根据项目的科学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等方面予以审批立项。
3.各工科类系部工作小组(机械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电子通信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及软件学院、自动控制系、材料工程系)所提交作品需以科技制作类和小发明创造类项目为主,依托各实验室、实验中心,认真组织本次活动,提交不少于5件作品;各文科类系部工作小组以自然科学类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及其它能体现新思想、新思维的创新设计方案及制作的项目为主,每系需上交不少于3项作品。
4.本次竞赛活动实行指导教师制,指导教师应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5.本次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项目要突出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
五、申报条件
1.凡我校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和坚强的毅力的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均可申请立项。
2.以小组为单位申报的项目组,一般由3—6名成员组成,组员可跨年级和系部。
3.所有项目需有1—2名指导教师。
六、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2017年2月20日2017年2月24日)
下发竞赛安排,各系部成立竞赛工作小组,制定系部参赛方案,积极动员和鼓励学生参赛,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调查研究、收集信息资料、完善参赛作品等。
2.申报阶段(2017年2月25日-3月28日)
各系部组织学生申报参赛作品,按竞赛规定对申报作品及作者进行资格审查,对学生申报作品进行评估筛选,并2017年3月28日前,向校领导小组办公室递交选定项目申请书(详见附件1)及参赛作品。项目申请书需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纸质版一式两份,A4纸双面打印;参赛作品须提供文字说明及图片资料。所有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3.初评、决赛阶段(2017年3月29日-4月21日)
(1)校领导小组办公室于3月29日根据申报作品类别、数量,聘请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制定《评审细则》。
(2)校专家评审委员会于3月31前对申报作品进行初评,初评结果当日公布,确定20个竞赛项目进入决赛;
(3)4月1日至4月9日各参赛队进一步修改完善作品,为决赛做准备。
(4)4月10日至4月15日为决赛作品上交时间。
(5)4月16日至4月20日为决赛阶段,组织校内外相关老师及专家组成的决赛评审委员会对参加决赛的作品进行现场答辩、打分,并于4月20日公布终审结果。
校内竞赛活动结束后,学校将积极组织优秀作品申报参加河南省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17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七、奖励办法
本次竞赛活动将最终产生一、二、三等奖若干,并评选优秀指导教师若干,学校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在省级或国家级竞赛中获奖的项目,学校将按照有关奖励办法给予奖励。
八、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学校团学体系的重点工作,各系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规范程序、精心组织,为参赛选手提供良好的支持保障,确保竞赛有序推进、圆满完成。
2.依托竞赛,教育为本。各系部要以“挑战杯”竞赛为主线,重点突出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3.不断创新,加强引导。各系部要积极制定配套政策,积极引导大学生把创新创业竞赛和专业学习、学术研究、科学实践、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助力大学生全面发展。
4.跟踪培育,注重实效。各系部要加强对参赛学生及团队的跟踪调研和培育扶持工作,对重点项目除原有的指导教师外,另外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对作品进行深化培育,注重成果转化。
注:有关大赛的各种事项,请及时关注公众微信号:HGZKZS。
共青团河南工学院委员会
2017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