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教育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创办时间:1906年 主管部门:黑龙江省教育厅 所属地区:中国齐齐哈尔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师范 官网: 学校代码:- 邮编:161000 招生电话:0452—2289155 地址:齐齐哈尔市民航路566号 查看地图

点评 123

关注 3251

浏览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2016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我校 2016 年毕业生共有 1584 人,其中三年制毕业生为
1293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81.63%,五年制毕业生为 291 人,
占毕业生总数的 18.37%。

作者:厘米教育 来源: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2016-03-12 17:15:30

-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2016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目录 第一章 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 1 一、层次比例................................... 1 二、性别比例................................... 2 三、民族比例................................... 2 四、师范专业毕业生比例......................... 4 五、生源地分布................................. 5 六、各系毕业生人数............................. 6 第二章 就业工作主要措施及特点 ................... 8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 ... 8 二、二级管理,绩效考核,深入推进落实就业工作 ... 8 三、强化课程,加强实训,完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 ... 9 四、拓宽渠道,收集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 10 五、宣传政策,服务基层,鼓励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 11 六、落实任务,精心组织,做好学生应征入伍工作 .. 11 第三章 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 13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3 (一)毕业生就业率 ......................... 13 (二)毕业生升学率 ......................... 16 二、毕业生就业流向............................ 17 (一)单位性质流向分析 ..................... 17 (二)单位行业流向分析 ..................... 18 (三)就业地域流向分析 ..................... 20 三、专业相关度分析............................ 22 四、满意度分析................................ 23 (一)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满意度分析 ....... 23 (二)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分析 ....... 24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分析 ........... 24 第四章 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 26 一、强化就业状况对教育教学环节的反馈作用 ...... 26 二、科学确定办学定位,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 26 三、构建招生、教学与就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 .... 26 - 1 - 第一章 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本报告中所述数据若没有特别注明,则均截止时间为 2016 年 12 月 10 日。 一、层次比例 我校 2016 年毕业生共有 1584 人,其中三年制毕业生为 1293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81.63%,五年制毕业生为 291 人, 占毕业生总数的 18.37%。 入学层次比例表 人数 比例 三年制 1293 81.63% 五年制 291 18.37% 合计 1584 100.00% 入学层次比例图 - 2 - 二、性别比例 我校 2016 年毕业生中,男生为 298 人,占毕业生总数 的 18.81%;女生为 1286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81.19%。 性别比例表 人数 比例 男 298 18.81% 女 1286 81.19% 合计 1584 100.00% 性别比例图 三、民族比例 2016 年我校毕业生共有 12 个民族,汉族毕业生共 1501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94.76%,少数民族毕业生共 83 人, 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5.24%。其中,朝鲜族毕业生 6 人,占毕 业生总数的 0.38%;达翰尔族毕业生 8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0.51%;鄂伦春族毕业生 1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0.06%;回族 毕业生 12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0.76%;柯尔克孜族毕业生 1 - 3 -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0.06%;满族毕业生 36 人,占毕业生总 数的 2.27%;蒙古族毕业生 15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0.95%; 苗族毕业生 1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0.06%;纳西族毕业生 1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0.06%;瑶族毕业生 1 人,占毕业生总 数的 0.06%;壮族毕业生 1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0.06%。 民族比例表 人数 比例 汉族 1501 94.76% 朝鲜族 6 0.38% 达斡尔族 8 0.51% 鄂伦春族 1 0.06% 回族 12 0.76% 柯尔克孜族 1 0.06% 满族 36 2.27% 蒙古族 15 0.95% 苗族 1 0.06% 纳西族 1 0.06% 瑶族 1 0.06% 壮族 1 0.06% 合计 1584 100.00% - 4 - 民族比例图 四、师范专业毕业生比例 我校 2016 年毕业生中,师范专业毕业生为 1187 人,占 毕业生总数的 74.94%;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为 397 人,占毕业 生总数的 25.06%。 师范专业毕业生比例表 人数 比例 师范专业毕业生 1187 74.94% 非师范专业毕业生 397 25.06% 合计 1584 100.00% 师范专业毕业生比例图 - 5 - 五、生源地分布 2016 年我校毕业生共来自 14 个省(自治区),黑龙江省 毕业生共 1496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94.44%;外省毕业生 共 75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5.56%。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毕 业生 23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1.45%;吉林省毕业生 17 人, 占毕业生总数的 1.07%;山东省毕业生 14 人,占毕业生总数 的 0.88%;广东省毕业生 2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0.13%;湖 北省毕业生 1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0.06%;湖南省毕业生 4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0.25%;四川省毕业生 1 人,占毕业生 总数的 0.06%;云南省毕业生 1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0.06%; 河北省毕业生 2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0.13%;安徽省毕业生 5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0.32%;陕西省毕业生 5 人,占毕业 生总数的 0.32%;甘肃省毕业生 4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0.2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毕业生 9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0.57%。 生源地分布比例表 人数 比例 黑龙江省 1496 94.44% 内蒙古自治区 23 1.45% 吉林省 17 1.07% 山东省 14 0.88% 广东省 2 0.13% - 6 - 湖北省 1 0.06% 湖南省 4 0.25% 四川省 1 0.06% 云南省 1 0.06% 河北省 2 0.13% 安徽省 5 0.32% 陕西省 5 0.32% 甘肃省 4 0.2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9 0.57% 合计 1241 100.00% 生源地分布比例图 六、各系毕业生人数 我校有 5 个系,其中,教育系毕业生 711 人,占毕业生 总数的 44.89%;人文社科系毕业生 318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20.08%;理工系毕业生 252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15.91%;外 - 7 - 语系毕业生 259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16.35%;体育系毕业生 44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2.78%。 各系毕业生人数比例表 人数 比例 教育系 711 44.89% 人文社科系 318 20.08% 理工系 252 15.91% 外语系 259 16.35% 体育系 44 2.78% 合计 1584 100.00% 各系毕业生人数比例图 - 8 - 第二章 就业工作主要措施及特点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 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始终把就业工作放在首位来 抓,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一把手工程”,将毕业生就业 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主抓,各系党 总支书记主任分管,就业创新创业中心全面负责,辅导员具 体落实,专业课教师人人参与。全校教职员工进一步增强了 对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识到全员参与是提高就业 指导与服务工作质量的基础,切实参与到就业工作中来。学 校制订了《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 方案》、《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就业工作专项经费管理 办法》、《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对 一”帮扶指导实施方案》、《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就业 工作进展情况月报制度》等一系列的就业工作指导性文件。 定期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在就业工作上做到了有思 路、有举措、有监督、有落实、有反馈,形成了全校统一思 想、全员参与、相互配合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和局面。 二、二级管理,绩效考核,深入推进落实就业工作 学校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统一安排、部署就业工作, - 9 - 发展新思路、实施新举措,不断开辟就业工作新模式。在体 制上,实施"校系两级、以系为主"的就业工作体制,将就业 工作重心下移,发挥各系就业工作的能动性。在机制上,运 行"领导负责、目标管理、权责统一、绩效考核"为基本内容 的工作机制,增强各系就业工作的效果。在措施上,搭建两 个平台:为各系就业工作搭建平台,为其提供人力、财力、 物力、制度保障等,营造工作良好的环境;为毕业生就业搭 建平台,通过建设校园人才市场、拓展就业渠道、加强毕业 生就业指导、加强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服务毕业生就 业。各级就业工作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发挥作用,保证了毕业 生就业工作自始至终既有领导的重视和关心,又有各相关职 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参与。实践证明,这样的就业工作体系 大大提高了办事机构的办事能力和工作效率。完善毕业生就 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责任到人,将就业率和职业资格证获取 率与学生管理人员考核挂钩。加强对学生,尤其是就业有明 显困难的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指导, 做到 “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积极为学生提供有针 对性的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加强就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三、强化课程,加强实训,完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 学校科学配置课程资源、加强课程特色化建设、注重隐 性课程开发,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通过组织《大 - 10 - 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和《创业基础》任课教师开展集 体备课、听课、评课、课件竞赛、培训学习等活动提高任课 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 教学质量。《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安排 40 学时,《创 业基础》安排 32 学时,两门课程均为必修课程。课程内容 与专业密切结合,突出实用性和实效性。教学过程中尤其注 重学生择业观和就业观的转变,帮助学生了解专业、了解自 己、了解就业工作岗位,克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思想, 鼓励毕业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同时,将优秀毕业 生回校宣讲、大学生科学就业创业成功素质训练、大学生职 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就业礼仪大赛、模拟招聘大赛、大学 生创新创业大赛作为课程的辅助活动在学校全面开展。加强 实训,利用校企间在资源上的各自优势,把课堂上传授的理 论知识转变为实践能力,有效的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努力做到校园职场零距离。在安排学生实习实训的时,优先 考虑能够带动毕业生就业的基地,这样就可以有效的缓解就 业压力。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市场适应 性。 四、拓宽渠道,收集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在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集中力量、 充分整合,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坚持进行广泛的市场 - 11 - 开拓,充分拓展新的就业合作。尤其是将新开设专业和以往 就业情况不理想的专业的基地建设作为了工作重点。做到了 每个专业都有成熟、稳定的就业基地。同时,以网络、电话 等渠道的沟通作为补充,提高了工作效率。2016 年,学校就 业创新创业中心联合各系召开大中型招聘会十余次,小型专 场招聘会过百次。为毕业生平均提供岗位数量超过 3 个。学 校还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网络招聘会,提供大型机房和指导教 师,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五、宣传政策,服务基层,鼓励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积极宣传国家就业方针和政策,深入落实各级会议精 神,通过编印发放就业指导手册、张贴宣传海报、举办讲座、 开展咨询周、就业创新创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宣传国家各项 就业政策,确保大学生应征入伍、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大 学生创业、基层就业等项目深入开展,使政策覆盖到每一个 毕业生。切实发挥就业创新创业中心宣传、咨询、指导等就 业服务功能和主渠道的作用,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 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六、落实任务,精心组织,做好学生应征入伍工作 学校成立了“应征入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具体负责大学生入伍宣传、组织报名、配合政审、体检、学 - 12 - 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等工作。学校与驻地武装部建立了定 期会商制度,将学生入伍工作落实到细节上,按照驻地武装 部日程安排落实征兵各项事宜,军地互相配合、齐心协力实 现了学生入伍的“绿色通道”。学校多措并举,积极营造“参 军入伍,奉献报国”的浓厚氛围,倡导学生“钟情橄榄绿, 义务献军旅”。通过校园网、宣传栏、宣传横幅、宣传海报 扩大征兵宣传的影响力。通过主题班团会、征兵政策宣讲、 退役学生典型专场报告会,使学生关注征兵工作,以学生视 角,深入开展宣讲,交流参军感悟和收获开展面对面的集中 宣讲,号召广大同学积极投身国防。 - 13 - 第三章 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就业率 1.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 我校 2016 年毕业生共有 37 个专业,1584 人,截至 2016 年 12 月 10 日,就业率为 92.23%(此数据为学校核实数据、 未经省教育厅核实)。 2016 年毕业生各专业就业率 序 号 系别 专业 毕业生 人数 就业 人数 就业率 1 教育系 电脑艺术设计 20 18 90.00% 2 教育系 美术教育 28 26 92.86% 3 教育系 特殊教育 47 43 91.49% 4 教育系 心理咨询 7 5 71.43% 5 教育系 学前教育 375 361 96.27% 6 教育系 音乐教育 20 19 95.00% 7 教育系 美术教育(初) 7 6 85.71% 8 教育系 特殊教育(初) 28 26 92.86% 9 教育系 学前教育(初) 174 171 98.28% - 14 - 10 教育系 音乐教育(初) 5 4 80.00% 11 人文社科系 初等教育 122 120 98.36% 12 人文社科系 酒店管理 8 7 87.50% 13 人文社科系 历史教育 13 8 61.54% 14 人文社科系 旅游管理 14 12 85.71% 15 人文社科系 人力资源管理 14 12 85.71% 16 人文社科系 文秘速录 11 11 100.00% 17 人文社科系 语文教育 103 89 86.41% 18 人文社科系 主持与播音 7 7 100.00% 19 人文社科系 语文教育(初) 26 22 84.62% 20 理工系 报关与国际货运 26 25 96.15% 21 理工系 会计与审计 93 86 92.47% 22 理工系 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管理 13 9 69.23% 23 理工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 17 17 100.00% 24 理工系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17 14 82.35% 25 理工系 数控技术 11 9 81.82% 26 理工系 数学教育 41 41 100.00% 27 理工系 营销与策划 19 18 94.74% 28 理工系 现代教育技术(初) 15 15 100.00% 29 外语系 航空服务 87 79 90.80% 30 外语系 应用俄语 6 4 66.67% 31 外语系 应用韩语 8 6 75.00% - 15 - 32 外语系 应用英语 11 8 72.73% 33 外语系 英语教育 113 103 91.15% 34 外语系 英语教育(初) 34 32 94.12% 35 体育系 高尔夫服务与管理 8 3 37.50% 36 体育系 体育教育 34 24 70.59% 37 体育系 体育教育(初) 2 1 50.00% 合计 1584 1461 92.23% 我校 2015 年共有毕业生 1241 人,年底(截至 12 月 31 日)就业率为 87.03%。 2015 年-2016 年就业率汇总表 时间 毕业生数 就业数 就业率 截止时间 2015 年 1241 1080 87.03% 12 月 1 日 2016 年 1584 1461 92.23% 12 月 10 日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校近两年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均接近 90%,2016 年较 2015 年年底就业率有较大增长。 2.各层次毕业生就业率 各层次毕业生就业率汇总表 类别 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三年制 1293 1184 91.57% 五年制 291 277 95.19% 合计 1584 1461 92.23% 3.男女毕业生就业率 - 16 - 男女毕业生就业率汇总表 类别 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男 298 250 83.89% 女 1286 1211 94.17% 合计 1584 1461 92.23% 4.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率 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表 类别 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少数民族 83 74 89.16% 汉族 1501 1387 92.41% 合计 1584 1461 92.23% 5.师范专业、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率 师范类、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汇总表 类别 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师范专业 1187 1111 93.60% 非师范专业 397 350 88.16% 合计 1584 1461 92.23% (二)毕业生升学率 我校 2016 年毕业生共有 216 人升入本科院校,占全校 毕业生总数的 13.64%,高于全省平均录取率 8.64 个百分点。 其中被哈尔滨师范大学录取 68 人、齐齐哈尔大学录取 29 人、 哈尔滨商业大学录取 10 人、哈尔滨学院录取 11 人、黑龙江 - 17 - 八一农垦大学 12 人、佳木斯大学录取 30 人、黑龙江科技大 学录取 12 人、牡丹江师范学院录取 19 人、绥化学院录取 13 人、黑河学院录取 9 人、东北石油大学录取 1 人、哈尔滨理 工大学录取 2 人。 我校 2015 年共有毕业生 1241 人,升入本科院校 175 人, 占全校毕业生总数的 14.10%,高于全省平均录取率 9.10 个 百分点。 2015 年-2016 年升学情况汇总表 年份 毕业生人数 升学人数 升学率 2015 年 1241 175 14.10% 2016 年 1584 216 13.64%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校近两年毕业生升学率较高,并且 相对稳定。 二、毕业生就业流向 (一)单位性质流向分析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统计表 序号 单位性质 人数 比例 1 升学 216 14.78% 2 出国 4 0.27% 3 部队 5 0.34% 4 国有企业 30 2.05% - 18 - 5 机关 9 0.62% 6 中初教育 662 45.31% 7 私营企业 209 14.31% 8 城镇社区 6 0.41% 9 医疗卫生 13 0.89% 10 灵活就业 307 21.01% 已就业毕业生 1461 人中,就业单位性质流向前三位的 分别是中初教育(45.31%)、灵活就业(21.01%)、和升学 (14.78%)。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统计图 (二)单位行业流向分析 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流向表 序号 单位行业 人数 比例 1 采矿业 3 0.24% 2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 产和供应业 3 0.24% 3 房地产业 13 1.05% - 19 - 4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 会组织 35 2.83% 5 建筑业 15 1.21% 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7 4.61% 7 教育 822 66.50% 8 金融业 29 2.35% 9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 务业 14 1.13% 10 农、林、牧、渔业 9 0.73% 11 批发和零售业 78 6.31% 12 卫生和社会工作 28 2.27% 1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41 3.32% 14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 术服务业 31 2.51% 15 制造业 20 1.62% 16 住宿和餐饮业 34 2.75% 1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 0.32% 已就业毕业生 1461 人中,除去升学 216 人、出国 4 人 和参军入伍 5 人以外,其余 1236 人到各行业单位工作。就 业单位行业流向前三位的分别是教育(66.50%)、批发和零 售业(6.31%)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61%)。 - 20 - 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流向图 (三)就业地域流向分析 毕业生就业单位地域流向统计表 地区 就业地域 人数 比例 北部沿海 北京市 108 8.74% 河北省 13 1.05% 河南省 1 0.08% 山东省 30 2.43% 天津市 7 0.57% 小计 159 12.86% 东北地区 黑龙江省 971 78.56% 吉林省 7 0.57% 辽宁省 19 1.54% 内蒙古自治区 8 0.65% - 21 - 小计 1005 81.31% 东部沿海 安徽省 1 0.08% 湖北省 4 0.32% 湖南省 3 0.24% 江苏省 8 0.65% 江西省 1 0.08% 上海市 3 0.24% 浙江省 2 0.16% 小计 22 1.78% 南部沿海 福建省 1 0.08% 广东省 33 2.67% 广西壮族自治区 1 0.08% 海南省 1 0.08% 云南省 2 0.16% 小计 38 3.07% 西部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 0.40% 中部地区 甘肃省 1 0.08% 陕西省 1 0.08% 四川省 1 0.08% 重庆市 4 0.32% 小计 7 0.57% 已就业毕业生 1461 人中,除去升学 216 人、出国 4 人 - 22 - 和参军入伍 5 人以外,其余 1236 人到各地域单位工作。毕 业生就业单位地域流向前三位的分别是东北地区(81.31%)、 北部沿海(12.86%)和南部沿海(3.07%)。 毕业生就业单位地域流向图 三、专业相关度分析 我校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和邮件等方式对 2016 年毕业 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跟踪调查,发放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 (学生版)1200 份,收回有效问卷 1057 份;发放毕业生 跟踪调查问卷(用人单位版)200 份,收回有效问卷 177 份。调查对象包含了各个专业毕业生和多个行业的用人单 位,专业相关度如下。 已就业的毕业生绝大多数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 关,工作完全对口的占 82.78%,比较对口的占 10.22%,从 事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毕业生仅占 7.00%。 专业相关度示意图 - 23 - 四、满意度分析 (一)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满意度分析 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满意度统计表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指导思想 91.49% 8.23% 0.28% 教学设施 89.12% 10.60% 0.28% 专业设置 91.67% 7.95% 0.38% 课程开设 89.97% 9.84% 0.19% 教学方法与手段 90.92% 8.89% 0.19% 教学实践 89.12% 10.41% 0.47% 学习风气 89.03% 10.50% 0.47%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我校教学工作满意的占 90.19%,基本满意的占 9.49%,不满意的占 0.32%,整体满 意度较高。 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满意度示意图 - 24 - (二)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分析 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统计表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就业服务设施 89.91% 8.17% 1.92% 宣传力度和覆盖面 90.78% 8.45% 0.77% 就业课程安排 88.18% 10.28% 1.54% 就业服务效果 88.95% 8.07% 0.10% 招聘信息发布 92.03% 6.24% 1.73% 招聘会对求职影响 87.42% 11.34% 1.25% 就业帮扶 93.85% 5.96% 0.19% 就业手续办理 93.76% 5.96% 0.29% 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示意图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我校就业工作满意的占 90.61%,基本满意的占 8.06%,不满意的占 1.33%,整体满 意度较高。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分析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统计表 - 25 -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思想表现 86.63% 12.24% 1.13% 工作态度 84.18% 15.44% 0.38% 适应能力 85.31% 14.12% 0.56% 沟通协作能力 86.44% 11.68% 1.88% 工作能力 82.30% 15.25% 1.32% 专业业务知识 89.08% 9.79% 1.13% 外语水平 77.59% 19.02% 3.39% 计算机水平 81.54% 16.57% 1.69% 创新能力 80.04% 17.70% 2.26% 工作业绩 86.82% 12.24% 0.94%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示意图 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的占 83.99%,基本满意的占 14.41%,不满意的占 1.60%,整体 满意度较高。 - 26 - 第四章 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一、强化就业状况对教育教学环节的反馈作用 健全毕业生就业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互动机制。定期开 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市场需求状况调研,及时掌握毕业生就 业状况,针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及满意度科学分析,及时将结 果反馈至各相关部门,为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及学校其他重大决策提供依据。 二、科学确定办学定位,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向教学管理要 效果。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开展各 类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与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学生职业 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逐步把相关专业获得对应职业资格证 书作为学生毕业条件。为行业企业的生产和服务一线培养技 能和技术型人才。 三、构建招生、教学与就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 健全专业动态调整、预警和退出机制。对于连年就业率 及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减少招生计划或暂停招生。对于不 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的专业,立刻停止招生。对于就业相关 - 27 - 度低的专业,根据岗位要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更新、调整 及补充相关课程,强化技能培训,促进学生充分就业。充分 调研市场,整合校内外资源、及时申请开设社会需求旺盛的 专业,促进学校专业平衡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