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教育
山东师范大学 创办时间:1950年 主管部门:山东省人民政府 所属地区:中国·山东·济南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性师范类 官网: 学校代码:10445 邮编:250358 招生电话:0531-86182215/86180015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88号(干佛山校区) 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大学路1号(长清湖校区) 查看地图

点评 123

关注 3251

浏览 

【喜迎党代会•山师这五年】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五年来,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以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为导向,以建设省部共建高校和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为契机,扎实推进内涵发展,开拓思路,锐意进取,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动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作者:厘米教育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 2017-06-29 10:48:24

五年来,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以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为导向,以建设省部共建高校和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为契机,扎实推进内涵发展,开拓思路,锐意进取,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动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1、实施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改革是基础性的教育体制改革举措,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新塑造,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重新组织和创新。

学校从2002年开始探索进行学分制改革,2015年正式启动学分制改革,至今已经取得重要突破,各项改革措施正在深入推进中。     

学分制改革完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看能否做到“四自主”,即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上课教师、自主选择学习进度。

学分制改革“四自主”目标完成情况

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改革举措的出台,基本构建起一个学分制教育的框架。这一教育体制的改革至少在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可以让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学习潜力大的学生可以早选课、多选课、早毕业。     

二是从教育体制上为国际化办学铺平了道路,与国外高校可以方便的开展学生交流和学分互认项目,有利于提升学校教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三是为构建现代大学教育制度走出重要一步,其影响将是客观深远的。     

2、强化优势专业建设     

2014年底,学校申请并获批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拨款定额改革专业划分试点高校,并被学校列为2015年学校改革发展重点项目。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经过学院自查自评、学校评审等,全校83个专业被划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专业28个、B类专业38个、C类专业17个,学校对A、B类优势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推动其进一步做大做强,对于C类专业,学校将逐步实行并入、限制或停止招生、撤销等改造措施。     

2016年,在山东省开展的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群)立项建设评审中,计算机类、环境与地理科学类、光电类三个专业群成功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重点专业(群),“十三五”期间对每个专业(群)每年给予400万元建设经费支持。另有3个专业(群)获批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群)立项建设自筹经费项目。     

3、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2015】36号)精神,全面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从机构、制度、教学、训练、竞赛、科研、创业孵化七个维度构建起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创新创业教育及学科竞赛标志性获奖情况

4、教学研究成果丰硕     

五年来,学校以国家和山东省教学研究相关政策为导向,按照“重培育、重应用”的原则加大教学研究力度,做好教学研究项目储备,在专业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立项建设了一批潜力大、水平高、应用性强的教研项目,在各级各类教学研究项目评审中取得丰硕成果。     

5、科学构建质量监控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建立一套运行有效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学校通过一系列配套制度和改革措施的出台,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有效的提升了教师教学的规范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监控和保障作用。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2013年和2016年,学校分别开展第九次、第十次院级单位教学工作状态评价。2015年,学校重新修订《山东师范大学教学督导委员会条例》,改革教学督导模式,将院级教学督导组的工作情况纳入校级督导范围,实现校院两级督导工作的有效衔接。2016年,学校印发《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规范》《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同时建立课堂教学秩序随机抽查和通报制度,对随意调停课的教师予以通报。改革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实行院级教学督导随堂听课随堂打分,成绩记入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档案,对课堂教学评价位于后30%的教师在职称评审推荐、优秀教学奖评选、教研项目申报等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制。     

6、大力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教学团队建设为支撑,全面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从学校在线课程平台建设、混合式课程立项建设、“师说论坛”教师教学培训、混合式教学网络交流平台四个方面发力,全力推进以混合式教学为代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四位一体”混合式教学开展情况

7、推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03年,学校在文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实行“大类招生”试点,2012年开始,在12个学院推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到2017年,已经有41个专业按照大类进行招生,大类数量达到19个,大类招生专业数占全部专业数的比例达到48.81%。   

“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减少高考志愿填报的盲目性,有利于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等诸多优势。在实施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政策下,学生在一到两年的学习后对自己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规划,可以更好地认清楚自己的目标所在。“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打通招生和培养环节,充分挖掘学生兴趣和优势,发挥通识教育优势,达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体制性改革。     

8、牵头编制人才培养“十三五”专项规划     

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教务处作为人才培养与教学质量提升专项规划编制的牵头负责部门,多次组织召开编制组组成单位协调会,对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协调解决,同时在规划编制启动前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负责起草了人才培养与教学质量提升专项规划的框架,对每轮编制完成的规划稿进一步征求意见,在汇总意见的基础上重新修改、编制,历时半年多,在多轮修改后最终定稿。   

9、确保教学运行平稳有序     

全校每年本科生共开课6000多门次,顺利完成开课课程的教学计划维护,开课任务书编写,任课教师安排和教室、语音室、机房、舞蹈房等教学空间的安排。每年完成学生选课近60余万人次,组织开展新生选课指导培训30余场次。组织安排1600余名二学位学生的寒、暑假教学工作;每年组织安排30000余人的期末考试工作,审核办理1600余人次的期末考试缓考工作,组织安排34000余人次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工作,组织安排8000余人次的普通话考试工作;每年集中安排教育实习2000人次左右,征订和发放教材20多万册,完成7000多名新生的入学资格审查和学籍注册工作,办理休退学100余人次;每年完成7000多名毕业生毕业资格和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审核工作,以及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毕业证、学位证和学籍学历信息表制作和发放工作。     

五年来,学校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勇于创新,锐意改革,攻坚克难,不辱使命,努力开创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新局面!    

 

编辑:崔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