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看山东财大的理性人才观
眼下,方兴未艾的“双一流建设”撬动了诸多高校新一轮的“人才引进热”,高薪高待遇“挖人”成为热点,甚至高校间竞相抬价。
- 作者:厘米教育 来源:山东财经大学| 2017-05-01 17:25:47
本报记者 王桂利 本报通讯员 于洪良
眼下,方兴未艾的“双一流建设”撬动了诸多高校新一轮的“人才引进热”,高薪高待遇“挖人”成为热点,甚至高校间竞相抬价。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连续三次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的山东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培德教授告诉记者,“近期也有省外的几所大学挖我,价码待遇也很诱人,但是,我反复掂量,来学校工作这十多年间,学校给我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我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等,我的事业在山财大,我不能走。”
人才聚,事业兴。山东财经大学坚持“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造就高端人才,引进紧缺人才”的工作方向,尊重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加快了建设“全国一流财经特色名校”的步伐。2016年底,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被省教育厅审核认定为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2个专业(群)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群)。
“引”有胸襟,吸引优秀人才
一方面,学校在人才引进上舍得投入,立足校情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待遇,通过提供购房补助、科研启动经费等形式,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越的工作待遇;另一方面,坚持引人与引智相结合,采取“以才引才”和“大师加团队式引才”等灵活的方式延揽高层次人才。
仅2016年,学校就柔性引进兼职特聘教授2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聘任包括“长江学者”、海外名校终身教授在内的10位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全职引进新加坡管理大学崔超然博士等4名高水平人才。当年,崔超然牵头组建的“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团队”首次入选山东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获得资助经费达600万元。
前不久,学校发出“2017年优秀博士招聘通知”,在博士招聘上拿出重金相邀。提出对最普通的“优秀博士”,税前住房补贴是10万元,科研启动费3万元;对世界前百名高校或专业前百名学科的海外优秀博士,税前住房补贴是40万元,科研启动费30万-40万元;特别优秀的青年博士,可执行学校预聘制人员待遇,直接预聘为教授或副教授,享受年薪制。目前,收到的应聘者简历数量多,质量好。
“育”看长远,集聚优秀人才
自2015年来,学校推出了五项人才培养计划,其中“骨干教师境外研修重点支持计划”两个批次,共资助38位教师出国研修;“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共资助2人;“青年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两个批次,共资助44名教师;2016年度第一批“青年博士学术专项支持计划”共资助25人;2016年度“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共有3个团队入选培育计划,6个团队入选孵化计划。
学校尤其注意以提升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对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让青年教师不断“增值”。2016年,38岁的谢申祥和39岁的于文广入选泰山学者青年专家,37岁的刘华军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连续两次获得山东省社科一等奖的博士生导师谢申祥教授说,自2004年硕士毕业到学校工作,12年间一个学术的门外汉能够走进学术的殿堂,深感“学校推出的各项人才计划为各类人才搭建了良好的科研和教学平台,为各类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截至目前,学校现有各类高层次人才141人,其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泰山学者8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人,山东省高端人才智库首席专家1人,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6人,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库专家19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博士生导师50人。在“十三五”规划中,学校明确提出了“教师队伍中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比例达到60%左右,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及其支撑学科达到70%左右”的目标任务。
“用”放手脚,服务优秀人才
针对高水平人才尤其是青年优秀人才,学校启动了人才引进“预聘制”。对于刚引进的博士,学校与其签订合同,在实现一定科研目标的前提下,按副教授、教授的待遇为其发放年薪。三年聘期一到,假如科研目标实现,可以续签合同,也可以转入正常的岗位竞职。预聘制教授年薪不低于35万元,预聘制副教授年薪不低于25万元;提供一次性住房补贴不低于15万元;科研启动费、学科建设费和工作条件根据工作需要安排。
学校制定的各类人才支持项目为优秀博士构筑了比较完备的职业上升渠道,从资助青年博士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的青年博士学术专项支持计划,一直到青年骨干教师境外研修重点支持计划、优势学科人才团队支持孵化计划、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助力青年人才的进步和培养,为高校持续发展提供后备人才。
另外,对高层次优秀人才,学校还实行了定期走访制度,校领导登门了解和询问了他们的工作、生活近况,就专家们的科研工作进展、实验室建设、团队组建、学院支持配套等情况进行座谈,听取了他们对学校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发展、科研工作、配套经费管理、学术团队管理、职称评聘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努力既“引来女婿”,又“留住儿子”,做到引培并重。最近,学校正在制定“杰出人才”岗位管理办法,意在打通引进人才和现有人才的待遇。
据悉,学校近期将出台一系列政策,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全面做好各方面的保障工作,努力为高层次人才的事业发展营造一个优良的环境。
学校党委书记王邵军表示,“无论是从‘双一流’建设的需要,还是加快高校综合改革的实际,我们都将着眼长远,举全校之力,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党委行政的首要职责,坚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为各类人才发展提供事业发展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