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学院建设与发展鸟瞰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立于2015年10月。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大气科学学院在学科建设、团队引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亮点频现:学科规划清晰,布局“4-4-2”阵型,形成稳健和突破力兼有的教学研究体系;
- 作者:厘米教育 来源:中山大学| 2017-03-02 19:12:34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立于2015年10月。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大气科学学院在学科建设、团队引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亮点频现:学科规划清晰,布局“4-4-2”阵型,形成稳健和突破力兼有的教学研究体系;引育并重,人才队伍实现“倍增”;2016年争取国家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1项,科研到账经费较2015年增长126.83%,科研经费增长排名理工科第一;与国家和地方需求紧密结合,立足珠海,放眼全球,合作共赢效果日益突显……
这或许可以称之为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气象”。在这“大气现象”的背后,有着大气人怎样的努力和探索?
找准定位,坚持“三个面向”谋“三大”建设
大气科学学院由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气科学系与环境气象研究所、中山大学季风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地球气候与环境系统研究院、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等机构整合而成。
扎根珠海校区,面向世界,着眼未来,年轻的大气科学学院有着怎样的规划?董文杰院长表示:“如果说学校发展是战略的话,那么学院建设就可以比作战役或是战术布局,要围绕学校的大战略落实到学科、人才、科研等各个方面。”“4-4-2”阵型的规划和布局应运而生。
海洋学科群是珠海校区的发展重点,“大海洋”以“海-陆-空-天”及人类活动在内的完整地球系统为研究对象。大气科学学院在此之中寻求自身的定位,提出以建设“气候变化与应对”大科学平台为抓手,瞄准南海及周边区域海陆气观测监测和无缝隙预测系统、一带一路关键区极端气候环境生态风险的预警系统两大战略方向,进而构建起攻守兼备的教学研究体系。
中山大学南海科考首航第一航段领队、大气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杨建林与大气实验组师生在激光雷达安装调试完毕后合影
“大气学科就是要坚持‘三个面向’!”董文杰院长表示。大气学科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学科,要走在学术发展的前沿;与大气有关的气候变化问题、雾霾等环境问题等等,正是国家目前最关切的战略需求,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台风、寒潮等重大气象问题,对地方经济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对这些气候现象的预测预警,是大气学科应当为社会经济发展所作的重要贡献。
学系的建制是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大气科学学院规划设立了气象系、大气物理与化学系、海洋气象系、大气探测与空间天气系四个学系。在传统优势气象学的基础上,学系设置在海洋环境和科考、深空和航天等紧扣学术前沿、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寻求新突破:大气污染是影响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大气环境的预报与改善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大气物理与化学系是围绕整个大气环境所进行的布局;国外大气和海洋的研究往往是一体的,学院设置海洋气象系,就是与国际研究的前沿保持了相同的思路,还引进了著名物理海洋学家、美国麻省大学陈长胜教授担任高级讲座教授;设置大气探测与空间天气系,将行星中高层大气、空间环境科学与技术作为大气科学未来的新增方向,学院已和中科院院士万卫星达成了在珠海共建电离层监测站点的初步意向,希望可以引进、建设一个高水平的探测基地,以此作为大气科学新的增长点。
引才育人,以优质师资培养优秀学生
学院党总支杨建林书记表示,学校非常支持大气学科的发展,对学院引进人才的数量不设限制,对于学院发展的投入亦不设限制。在原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大气科学学院在物色、引进人才方面都直接瞄准行业顶尖学者,2016年人才引进数量在学校排名第一。由于发展迅速,大气科学学院成为了一个新老汇集之地。“中大大气人尊重地域与文化的差异,发挥各自的特长,团结一致为着中大大气的发展而努力工作。”杨崧副院长如是说。
目前,大气科学学院教师团队共47人,包括教授18人、副教授10人、工程师2人、讲师4人、专职科研人员和博士后13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杰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2人。
大气科学学院院长董文杰向学生解读“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目标
董文杰院长说:“对于学院的发展,全院上下凝聚了共识,就是贯彻落实‘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使之成为学院上下的共同信念。”他继而介绍,学院倡导“以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业内领袖”而开展。
学院和国外许多著名研究机构都保持着合作交流关系,这些研究机构的学者到中国访问,都不约而同地提出到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访问。因而,学生们便多了与著名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学院邀请校外名师共同主讲本科课程,注重科研熏陶,开设名教授主讲的论坛类的课程,如专门为本科新生开设的“名师讲坛”、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学科前沿“风雨论坛”等等。在第二课堂,学院通过大气青马、风云学术系列、气象观测月等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进而增强专业认同感。学院的快速发展及日益提升的影响力,让本科生更愿意留在本校深造,学院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也逐年提高。
中国科学院院士吕达仁应邀为大气科学学院新生主讲“大气第一课”
学生们在学院文化的熏陶之外,塑造出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2014级本科生蓝若瑜在2016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中获得Outstanding Winner(特等奖)与INFORMS Award(特别奖),创下中山大学乃至广东地区在此项竞赛中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被誉为“追风少年”的本科生周明灏自创微信公众号“中大追风足迹”,两年多来坚持每天发布天气预报,2016年1月更因成功预报了广州下雪而广为人知。
学院的教师团队和科研平台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结合国家战略需求,申报的科研项目、合作项目较2015年有了极大增长,科研经费增长在全校理工科院系中排名第1;全院共计申报国家级项目23项,其中14获得立项,其中国家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1项;全院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的中科院JCR一区论文22篇、SCI论文14篇、中文核心期刊4篇,其中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及中文核心论文达8篇;取得软件著作权2项;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也获批成立。
合作共赢,无缝对接行业及地方需求
目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正在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广东省也正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这些难得的历史机遇对大气学科的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学校和大气科学学院主动对接行业及地方需求,积极推进与行业、与地方的战略合作,开展协同攻关,构建起高校与业务部门的共建模式,建立起国际一流的观测探测、科学研究与业务应用三位一体平台,实现资源开放共享和人才联合培养的创新机制。
大气科学学院教师考察珠海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大气科学学院与珠海市气象局的合作或许可以称得上全国乃至世界高校院系与地方、行业结合最紧密的范例。学院与珠海市气象局签订了局校合作协议,明确待学院大楼落成后,珠海市气象局的核心业务部门将会进驻其中,与学院展开全面合作,其下辖的60多个观测场的终端可以直接接入学院,带来海量数据。杨建林书记表示:“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气象局较为先进的观测设备,同时依托珠海市与澳门的协议获取最及时的国际气象数据;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实战,而不只是在虚拟的气象平台上进行操作。”
地方在气象观测基础设施上投入不少的人力财力,但由于业务局限,多数只是在天气预报预警方面利用观测数据的一小部分。而中山大学可以通过将海量数据接入“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建立模型,用以更大尺度和精度的大气科学研究,更大程度发挥这些数据的效能,这也是学校与地方合作的内在巨大动力。
董文杰院长对此充满信心:“中山大学的大气学科在历史上曾有过一段困难时期,所幸坚持下来了。当前,我们两大战略方向之一的南海及周边区域气象、大气环境的研究,学院在国内外已经占据了优势地位。其次,‘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为我们建立超高分辨率大气模式提供了直接助力,学院可以发展包括人类活动的地球系统模式,囊括了大气、海洋、海滨、生态、地质以及人类活动、经济运行等数据的大的地球系统数据得以运行,从而为经济社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服务。”
为了更全面获得地方及行业的认同与支持,学校、学院积极主动对接各级行业主管部门,以期达成共识、开展合作共建。今年年初,罗俊校长率大气科学学院一行赴中国气象局拜访交流,与宇如聪副局长围绕深化气象科研和人才培养进行交流,提出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双方围绕关心的问题开展研究攻关,推进数据共享、深化科研合作的思路。学校与广东省达成一致,今后以大气科学学院为主要对接单位,实现与广东省气象部门的数据共享共用,可以独家使用卫星探测的精准数据,用于精准气象预报分析、南海科学考察等学科领域研究。大气科学学院在2016年与珠海市气象局合作共建岸基密集观测网,并于今年着力推进与深圳市在大气化学与环境方面的合作;学院党政领导几度带队赴琼拜访海南气象局相关领导,推进在南沙和西沙群岛建设探测场的洽谈。
在刚刚成立的中国气象局广州大气科学联合研究中心里,大气科学学院杨崧副院长担任中心主任,董文杰院长担任理事会理事学术委员会会议,戴永久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心整合了广东省气象局、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等华南重要气象研究单位的力量,将建成气象科技联合创新、基础条件共享开放、区域高水平的气象科技中试、科技人才培养四个平台,全面加强气象精细化预报预警、生态气象和气候变化监测预警预报评估、野外科学试验联合研究。
杨建林书记最后表示:“学校将大气学科作为海洋学科群核心学科之一来建设布局,并且将其作为学校未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一个很重要的学科板块来发展。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哪所高校的大气学科能有这样大格局的顶层规划,这也是我们最重要的信心来源。我们的学科发展有着很深的根源和文化优势,对应了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南海研究院和海洋综合实习科考船的建设、‘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助力,都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这些都足以让我们葆有长期的优势。大气学科的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