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学生的中国年 ——记清华大学国际学生在浙江金华春节实践
清华新闻网2月14日电 (通讯员 刘彦廷)“你们让我在中国有了一个‘家’,度过了最正宗的春节,收获了一份牵挂与祝福。”“金华七天行,感受中国年”实践活动结束之际,来自清华大学的秘鲁籍苏世民书院学生陈鲁君满怀不舍地告别他的“爸爸”、“妈妈”和“妹妹”。
- 作者:厘米教育 来源:清华大学官网| 2017-02-14 11:39:52
清华新闻网2月14日电 (通讯员 刘彦廷)“你们让我在中国有了一个‘家’,度过了最正宗的春节,收获了一份牵挂与祝福。”“金华七天行,感受中国年”实践活动结束之际,来自清华大学的秘鲁籍苏世民书院学生陈鲁君满怀不舍地告别他的“爸爸”、“妈妈”和“妹妹”。
国际学生走进浙江金华古村落共度春节。朱谢旻 摄
1月23日,来自清华大学的22名国际学生从北国抵达江南水乡浙江金华,和他们一起的还有来自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的68名国际学生,这68名学生分别来自秘鲁、德国、美国、巴基斯坦以及比利时等37个国家。
在随后举行的欢迎仪式上,金华市副市长林丹军在现场寄语国际学生们:“相信通过一周的亲身实践,能让你们留下对中国乡村年文化的美好印象,并希望以此为起点,搭建更多平台,开辟更广的渠道,促进在科技、人文、人才等各领域的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平日里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盎然的国际学生们,也将在金华市的琐园、寺平、芝堰和俞源四个村落欢度春节,感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中华传统习俗,度过他们的第一个“中国年”。
金华人民载歌载舞欢迎清华学子的到来。邵勤旦 摄
临近除夕,年味儿渐渐浓了起来,来自清华大学的国际学生开始为“家”门口挂上大红灯笼,提起毛笔写春联,更重要的是在除夕夜阖家团聚,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金华的日子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家里每一个人都特别热情。我在美国的母亲听说后也特别开心,我想将来带她来一起体会。”来自美国的清华苏世民书院学生葛立仁特别怀念这短短的七天。“我们每天一起做饭,一起包饺子,一起玩游戏,一起放烟花,不得不说,这儿的烟花真是太棒了!”
国际学生正在学习中国传统书法。邵勤旦 摄
清华学子给自“家”门口挂上大红灯笼。朱谢旻 摄
琐园村地处金华金东区澧浦镇,作为国际研学村,琐园已经成为金华打开海外世界的钥匙,至今共迎接四批海外名校学子到访。陈鲁君是清华大学第一个报名参加此次春节实践的海外学生,这源自他对中华文化的向往与追求。在琐园,听婺剧学婺剧、参加春节联欢会、临摹新春楹联、张灯结彩闹新春……每一项精心安排的活动都让陈鲁君沉浸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让他感受到中华传统文明生生不息的活力。
国际学生们在琐园村学习中国传统戏剧——婺剧。邵勤旦 摄
琐园村举办新春联欢会。邵勤旦 摄
回忆起那七天的时光,陈鲁君仍意犹未尽:“在金华过年真是太棒了,我的‘妈妈’准备了一大桌子的菜,我几乎都没有见过,很多的虾和螃蟹,还有写着大红字的馒头,真是满足了我对中国美食和中华文化的向往。”传承千年的正宗“年味”,就在这一桌桌饭菜香,一副副新春联,一支支红灯笼,一台台晚会当中,传入了国际学生们的心里;而当地的村民也从在与国际学生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体会到传承与普及中华文化,便是保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金华市外侨办的实践活动负责人徐淑芳说:“正是透过他们的眼睛,让村民们看见了精神上的‘珍宝’!”
中国“妈妈”教国际学生们包饺子。朱谢旻 摄
本次“金华七天行,感受中国年”活动由金华市外侨办与清华大学国际教育办公室、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共青团清华大学研究生委员会以及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共同举办,旨在让国际学生在实践中沉浸式地感知中国,体验传统文化,推进清华大学国际化办学进程,为当地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与国际力量。
供稿:校研团委 编辑: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