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教学管一体化学风建设工作简报(第五期)
12月23日,校党委副书记兼济南校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尹华在图书馆会议室主持召开机关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学习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
- 作者:厘米教育 来源: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 2017-01-06 21:23:28
工作简报
(第五期)
【工作动态】
12月23日,校党委副书记兼济南校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尹华在图书馆会议室主持召开机关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学习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尹华强调了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对于提升校区管理水平、完善教学管一体化学风建设体系的重要意义,明确了校区领导班子对进一步抓好教风、学风和机关作风的职责分工情况,要求各部门、单位负责人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理念,以身作则,以上率下,高标准、严要求地抓好校区机关作风建设。
11月15日-12月30日,校区学生工作处在学生中举办了“优良学风我先行”主题教育活动,落实校区《教学管一体化学风建设工程实施意见》要求,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进教学管一体化学风建设进程,取得了明显效果。
2017年1月2日- 6日,为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顺利进行,教科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的通知》,成立了校区期末考试领导小组和期末考试巡视小组。学团部门和系(部)进行了广泛的考前宣传,发起诚信考试倡议活动,创新考试管理办法,并通过宣传板、电子屏、QQ群、微信等方式提醒监考教师和学生,遵守监考守则和考试纪律,树立良好考风。考试周期间,监考老师认真履行监考职责,严肃考纪;学生自觉遵守考场纪律,诚信考试;巡视人员按时到岗到位,尽职履责,考试秩序良好,考试工作进展顺利。
【先进典型】
以赛促学 以学成赛
——财经系以科技创新比赛带动学风建设成效明显
无门槛报名和选拔,全过程支持和指导,全方位提升和成长……自济南校区开展教学管一体化学风建设以来,财经系积极探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工作思路和办法,以科技创新比赛为平台,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课余时间走出宿舍、走进实验室,走下网络、走进各种赛事中。一年多来,学生科技创新蔚然成风,学习兴趣渐浓,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气正在养成。
无门槛报名:以赛促学
为了让更多地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比赛中来,财经系一改过去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选拔和集中培训学生参赛的做法,加大投入和支持的力度,增加系级科技创新比赛种类和大赛校园选拔赛,为所有科技创新比赛开设无门槛校内报名和选拔环节。“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通过指导老师和优秀学长对学生进行分组培训和指导,拉长校区选拔和比赛时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助于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也可以学到很多课外知识,比较容易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财经系主任段治平看来,只要对学生有利,费时费力也是值得的。
山东省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采用电子模拟平台,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对抗性于一体的经营管理类实战比赛,比赛涵盖了企业运营中的战略规划、资金筹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组织、物资采购、设备投资与改造、财务核算与管理等关键环节,把企业运营所处的内外环境抽象为一系列的规则,通过参赛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共同完成对企业的经营。2016年,仅这一项比赛财经系就有365名同学、共计73个小组报名参赛。
金融学专业2014-1班的田飞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曾是一个典型的“后进生”——爱玩游戏、成绩排在后五名。在同学的带动下,他报名参加了沙盘比赛,并因较强的团队协调能力而被推选为团队CEO。一个多月的训练和选拔,田飞带领他的团队学习和研究经营策略,有时为了完善一套方案,他和队员反复思考讨论,甚至到过凌晨。很多同学都说一个比赛让田飞变了个人似的。虽然最后他们团队名列小组第四,没能晋级省赛,“通过比赛的磨练,我有了信心,知道了该往什么方向努力,也深刻体会到,只要肯努力就没有差生”。对田飞来说,这个收获比比赛名次更加珍贵。
财经系组织的“大智慧”金融精英挑战赛也吸引了208人报名,在这个模拟实战的比赛平台,参赛选手进行A股等投资演练,按照最终的收益排名决胜负。一个多月的校赛,学生逐渐对书本上抽象的蓝筹股、黑五类、K线图等股市专业术语有了直观的了解和把握,不少学生通过从模拟平台上进行股市交易,提高了对金融知识的兴趣,增强了深入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的主动性。
全过程指导:以赛促教
学生无门槛参赛,老师全过程指导,这对财经系本来就紧张的师资队伍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2016年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山东省选拔赛在济南校区举行,由财经系承办,经过前期宣传和动员,财经系共有399人报名、58支队伍参加校赛。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受益,财经系成立了由各教研室主任和电商专业老师组成的评委团,从创新创意、撰写策划书、答辩等方面手把手教学生,通过模拟比赛对学生进行悉心指导。商贸教研室的刘立娟老师近几年来多次担任该项比赛指导教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除了年均五百多学时的教学工作任务,指导学生参赛已经成了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国赛前一周,为了不耽误正常教学,她几乎每天都是中午下了课,饭也没来得及吃,就紧锣密鼓地和同事袁清文老师一起给指导的三支队伍开会,挨个讨论方案,反复指导,有时修改和讨论方案到深夜。“指导大赛虽然不是必须的工作任务,但是作为老师,能帮助学生实践他们的创新创意,带领学生在比赛中锻炼和提升能力,就觉得再辛苦也值了”。
正是在这样一个个不计回报、无悔付出的老师们指导下,财经系最终取得了国家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山东省一等奖五项、二等奖三项的优异成绩。而且在老师们看来,每一个比赛案例本身就是一份生动的教案,“将电子商务比赛中的获奖案例引入教学中,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讨论案例的可行性、市场潜在价值、营销方案及如何进行方案优化,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刘老师的收获和体会也是该系实施“以赛促教”的初衷和成效,“我们的老师通过参加比赛既能看到学生需要提升和改进的方面,又能加强高校教师间的沟通和交流,更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把所教课程与实践更加密切结合,进一步提升老师们的教书育人水平。”
全方位提升:以赛促创
会计学2013-4班的张诺既是同学眼中的学霸,也是名副其实的赛霸,在参加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决赛中曾受到中央电视台采访报道。从参加财经系组织的“创赢人生”创业计划大赛开始,张诺大学四年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赛事,共荣获国家级奖励6项、省级奖励10项、校级奖励12项。“从校赛到国赛,一次次熬夜改策划,一次次感悟创新创造的魅力,”高强度的比赛也让张诺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专业成绩一直名列专业前茅,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免试推荐到东北财经大学攻读金融学学术型硕士学位。
在财经系像张诺这样在科技创新中受益的学生还很多。2016年财经系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全系学生1325人,近2000人次参加各类比赛,荣获国家级奖励42项、省级奖励25项,累计203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占财经系在校人数的10%。除去毕业生和新生,财经系平均5名学生中就有1名同学在2016年获得了省级以上奖励。18位指导老师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正如财经系主任段治平所说,“我们鼓励学生参加比赛,不仅要培养学生熟练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更要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仅电商比赛的答辩环节,学生就可以从着装礼仪、语言组织、应变能力和办公软件等多方面得到锻炼。”事实上,为了鼓励和肯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比赛,财经系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财经系教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课时量补贴办法》,给予师生科技创新大力支持。
爱因斯坦曾说,大学本科教育的价值,不是学习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去思考。财经系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科技创新行为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意识,也正是在科技创新比赛的带动下,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学习主动性不断提高,学习风气日新月异。